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聚变堆园区。
合肥先进显示技术“点靓”冬奥赛场
“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创新的天地。”“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安徽考察,都对科技创新作出重要指示,为安徽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近年来,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上,合肥始终牢记嘱托,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迅速转化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有力举措和实际成效,在科技强国建设中担纲承梁,勇当科技创新的开路先锋,努力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创新成果彰显“硬核实力”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在那些标注下了时间刻度的重大节点,合肥创新成果竞相迸发,彰显了创新发展的“硬核实力”。
今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空间站执行飞行任务半年之久的三位航天员安全顺利出舱。
返回过程中,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天地信息网络研究院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联合研制的直升机载卫星通信系统等合肥空天信息技术、产品架起的稳定“天地信息高速公路”,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的平安“回家路”保驾护航。
两个多月前,在举世瞩目的2022北京冬奥会上,来自合肥的一系列先进技术、产品、科技工作者纷纷“上阵”,成功助力科技冬奥的实现。
合肥全色光显科技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中“投下”绚丽的“雪屏幕”,用先进显示技术“点靓”赛场;科大讯飞为冬奥输送了1200名智能“翻译官”以及一系列语音和语言服务平台,多媒体会议办公和信息发布系统……冬奥会圆满落幕后,北京冬奥组委及相关运行保障单位向合肥发来了一封封动情的感谢信。
今年2月10日当天,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一口气”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在笼目结构超导体、基于超冷原子分子的量子模拟、蛋白质设计三个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同校三篇论文被《自然》同时发表,这在历史上都实属少见。
在科技强国建设中担纲承梁!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正勇当科技创新的开路先锋,力争在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中作出更大贡献。
如今,在量子、核聚变等引起国际科学界风起云涌的重大科研领域中,合肥正处于全球领跑地位。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九章”“祖冲之号”、量子操作系统“本源司南”、“人造太阳”EAST实现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原创成果不断涌现。
与此同时,合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作共建G60科创走廊,共建物联网、生物医药、环境产业、金融科技等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以及新能源和网联汽车等一批产业联盟,促进产业企业协同发展。同时,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中,当前,合肥正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产学研合作,成立了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中俄大气光学联合研究中心,累计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已达52家。同时,积极参与建设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等国际大科学工程,集聚世界领先研究力量共同开展科技攻关。
创新生态构建发展“增长极”
科技创新,就像是一场“沉默的长跑”,每一个“高光时刻”,都并非一蹴而就。多年来,合肥市持续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集聚优势科研力量与创新要素,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今年3月26日,位于庐阳区三十岗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合肥第4个大科学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园区正式交付启用。该设施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国际磁约束聚变关键参数最高的综合性研究平台。
“从EAST‘小太阳’物理实验装置走向真正的未来实用化核聚变发电,这中间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而CRAFT,就是用来填补这段‘路程’的重要设施。”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副研究员王腾说。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从这片土地上又会“长出”一个个举世瞩目的重大科研成果。在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还有多个大科学装置计划在此布局建设。这里还将建设科学小镇、成果转化区、科学服务区、预留区+生态用地等多个功能片区。
夯实创新基础,这些年来,合肥持续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
目前,合肥已有、在建和预研大科学装置达10余个,居全国前列。深空探测实验室正式揭牌;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先进计算中心正式运行;离子医学中心进入临床试验……一批研究平台项目持续推进、“扩容”。2016年以来,合肥先后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一批“国字号”创新品牌,战略科技力量“国家队”呈现集聚态势。
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合肥持续强化科技项目集中攻关。围绕量子、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领域,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中心,不断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同时,梳理出关键技术节点、领先技术和“卡脖子”短板,加快制定产业技术图谱,强化靶向攻关。
“合肥也正不断健全创新政策制度体系,积极构建创新驱动顶层设计框架。”合肥市科技局相关人士介绍,去年以来,合肥颁布《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设立“合肥科技创新日”,成立了市委科创委,着力构建“大科技”工作格局。
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
科技创新是合肥最大标识、最大动能、最大潜力。如今在合肥,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15年,合肥市政府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合肥离子医学中心项目,开展质子治疗系统的自主研制及产业化项目。去年12月,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医疗和物理团队为一位66岁的脊索瘤患者进行了第一次质子放射治疗,标志着合肥离子医学中心正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今年3月,首批患者已顺利出院。
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合肥发挥科创优势,锻造不少科技利器。必欧瀚生物技术(合肥)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可同步快速完成测温、验码操作的“电子哨兵”,智能消杀测温机器人,能帮助社区防疫人员实时掌握居家隔离人员进出情况的智能门磁等技术、产品在疫情防控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还有电梯里的“空气屏”;家里的量子安全智能燃气表;工作、旅行中的“好帮手”智能语音翻译机……人们的生活正越发“科里科气”。
一个好想法、好技术、好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投入应用,实际上拥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肥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常态化深入在肥重点高校院所,开展科技成果项目发现、挖掘、策划、转化和服务工作。同时,出台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扶持政策,重点支持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建设、科技服务机构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此外,依托基金赋能科技成果转化,合肥推进设立合肥市种子基金,加大基金“扶早”“扶小”“扶优”力度。
与此同时,合肥深化大院大所大学合作,建立了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并出台新型研发机构管理体制。这些平台,从建立之初,能为科研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和多方位的服务。产学研合作由短期化、松散化、单项化向长期化、系统化、实体化转变,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应用场。
在这样的创新环境中,科技成果正加速实现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创新企业更如雨后春笋般在合肥茁壮成长。
记者从合肥市科技局获悉,2021年,合肥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578户。同时,全市累计13家企业科创板上市,居省会城市第2位。“今年,我们将力争全年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0户以上,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合肥市科技局相关人士表示。
来源:合肥报业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