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是一道分水岭。今年是毅达资本进入安徽的第11年。
由苏入皖的11年,毅达资本在安徽交出了“21个IPO,6支基金,投资75家企业”的亮丽答卷。回顾来路,毅达资本安徽团队(简称:毅达安徽)自觉这些年,跟上了合肥城市发展的节奏。江苏与安徽地缘相近,产业相融,毅达资本的投资文化、投资风格、投资领域也跟安徽省、合肥市产业格局“气场相合”。
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科技之火,已然在合肥燎原;置身产业熔炉的“三昧真火”,方能炼就科技投资的“火眼金睛”。在《创投笔记》第03期,我们访谈了以“科技十问”享誉投资界的毅达资本,对话其合伙人徐荣明,请他为科创合肥的“三昧真火”把把脉,助力科创氛围加速起势成形。科技投资风起
合肥有着追赶苏州的发展势头
2012年,毅达资本刚刚进入安徽,合肥全年生产总值(GDP)为4164亿。正是这一年的10月2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并由此掀开了合肥市联合大院大所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新篇章。
十年,恍若弹指一挥间。2022年合肥全年生产总值(GDP)达到12013亿,十年增速为188%。相比之下,同样是十年增速,成都是142%,杭州是135%,南京是132%。
经过11年在安徽区域市场的精耕与锤炼,截至目前,毅达资本在安徽已成功设立了6支基金,投资支持了近75家企业,并培育了以华恒生物、伯特利、瑞鹄模具、科威尔、万朗磁塑、鑫铂股份、皓元医药、协创数据、埃科光电等为代表的21家上市企业。
“十年前,我们在安徽项目投资整体偏成熟期居多。”徐荣明表示,近几年来,已经很明显地感受到合肥整座城市产业生态、创业氛围“起来了”,尤其是科技投资的东风渐起,甚至有着追赶苏州的发展势头。
“政府、政策、产业、市场……这些创业要素合肥目前都具备了”,徐荣明援引合肥市正在大力推进的“创投城市计划”表示,合肥市依托高校和新型研发机构发掘科技转移转化成果,依托政府母基金撬动市场化基金投资项目落地,以期实现全生命周期产业培育招引的这套打法非常有价值。“政府率先示范,我们更加会往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方向走。”
紧跟着合肥城市的步伐,近年来,安徽毅达已经开始持续性布局强科技属性的中早期企业,徐荣明表示,“比如,合肥高新区的国科仪器,我们投了1000万,类似小体量的项目,十年前我们投的可能不太多。”
《创投笔记》:毅达资本在安徽投资界的口碑非常好,大家也很关注你们是如何在合肥寻找“早、小、科技”类的项目?
徐荣明:相对来说,合肥的创业氛围是比较浓厚的,也为我们寻找合适的项目提供了先天的便利。大家评价毅达在安徽做得很好,光凭我们几个人的能力肯定是不够的。除了法务、风控,我们的行研也依托毅达资本总部的支持,我们会沿着总部的头部项目产业链去寻找,比如上海、苏州的被投企业有核心成员来合肥、来安徽创业了,我们就可以持续跟进了。通过产业链资源,通过行研来找项目,安徽毅达和总部实现了一盘棋布局。
《创投笔记》:毅达来安徽11年了,从您的亲身经历来看,江苏对于安徽、对于合肥的产业口碑发生了哪些切实变化,在类似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有反超的趋势吗?
徐荣明:我觉得还不能定义为“反超”,从这些年的增速来看,我认为速度不慢,而且确实在招商管理、融资管理方面有很多值得江苏、浙江学习的地方。比如,江苏省相关部门先后到安徽省调研学习,苏州、南京的企业有意愿来安徽发展的更多了。11年来,毅达资本从外地招商引资到安徽各地级市共有22家企业。
精准预判
提前四年重仓“专精特新”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深耕合肥的十一年,也是毅达资本陪伴合肥投资圈成长的十一年。在徐荣明看来,分水岭发生在2015年。安徽省政府产业基金在丰大国际大酒店面向全国招募子基金管理人,“印象里,全国有1000多家机构前去报名,最终有18家参与招标,最后选了6家。”自此之后,在省级股权基金体系的带动之下,合肥的基金投资氛围开始“热”起来了。
城市投资氛围“火”了,毅达也在选择合适的入手“标的”。2015年,毅达资本从全国多家品牌机构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脱颖而出,成立了“皖江产业发展基金”, 2018年,安徽省政府再次面向全国公开遴选省级股权投资基金子基金管理机构,毅达资本再次成为本次招标过程中唯一中标两支基金的投资机构。中标受托管理40亿元的安徽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10亿元芜湖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彼时,距离北交所官宣设立还有四年,“专精特新”对于绝大多数人尚属于“陌生词汇”。为何,毅达会如此果决地“押中”这条赛道?
“当时选择这两支基金确实有着深思熟虑。”徐荣明表示,主要还是跟总部的投资风格有关,毅达作为国资背景的投资机构很少投互联网、大消费,相比之下,毅达很早就开始专注于硬科技,“一方面,毅达资本有投资科技的基因,团队长期坚持投科技、投中小、投创新、投实体,在专精特新投资方面沉淀了非常多的产业链资源和方法论。而‘中标’芜湖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主要是考虑有一批江浙沪企业愿意去芜湖展业。”
2023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国家级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毅达资本投资组合中共有70家企业上榜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从区域分布来看,江苏新增38家,上海新增8家,安徽新增7家位列第三。自受托管理安徽省中小企业以及专精特新等基金,五年来,毅达安徽也交出了一份喜人的成绩单,截至目前共投资“专精特新”企业47家,涉及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制造与装备、人工智能、新材料、生命科学等各行业。
似是未卜先知,实为投资界最经典的“马赛克理论”,毅达依托扎实的行研,预判出最有价值的投资方向和决策——重仓“专精特新”。
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正承担起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
《创投笔记》:结合合肥目前开始转向“早、小、科技”的趋势,今后,毅达安徽会布局天使和种子基金吗?以后会有布局么?
徐荣明:做天使、做种子确实要对人的要求比较高。就目前来看,我们已经在每只基金里做了一些小投资金额项目的分散化布局,因为合肥确实有早期项目成长储备的空间。如果时机合适,也不排除会去做一个天使基金。
《创投笔记》:随着合肥投资氛围的活跃,类似红杉、高瓴等一线投资机构纷至沓来,面对越来越“卷”的行业格局,您觉得毅达安徽的优势在哪里?
徐荣明:我觉得优势第一个要看分母,11年我们在安徽投了75个项目,投的是这么多,但是我们看过的项目就算不能乘以 100 倍,乘以 50 倍肯定是有的。所以就是说“量”的积累,对于安徽企业和产业的了解,以及口碑的积累是第一位的。其次,毅达资本本身在行业里的地位,对于项目方也是一个背书效应,例如,有的企业它不缺钱,它可能就需要找一个大的机构来背书,优化一下股权结构。第三,毅达在安徽真实的落地团队,我们的团队已基本完全本地化,被投企业也很放心,觉得很靠谱,所提供的服务也能随叫随到。第四,我觉得最重要的优势是我们的产业链优势,总部投了超过1000个项目,我们可以依托总部做好“投后赋能”。比如,我们有分行业的企业家生态圈,定期不定期的俱乐部活动,就是寻找“供需关联方”“合作关联方”,把相关产业链的企业家聚在一起,帮助他们降本增效。
产业投资的这把火,随着“风投城市”美誉的到来,自2021年起在合肥熊熊燃烧了起来!要想练就“科创合肥”的三昧真火,还缺哪一“昧”?
当外界的一片赞誉中,真正的伙伴和朋友会在胜利的祝酒会中,悄然与你协力绸缪下一个“风口”。在产业生态、投资氛围齐备之后,徐荣明认为,在合肥打造享誉世界的科创名城的道路上,答案或许很老套,却又很朴素,那就是——人才!
“在美国硅谷尤其是一些常春藤名校,非上课时间学校内部就会举行各类路演,大佬们在校园内就会发掘跟踪优质项目。”徐荣明认为,安徽正在全力推进“科大硅谷”建设,期待科大硅谷更注重中小科技企业的孵化,把科大硅谷打造成为高科技人才和投资基金的聚集地。“先把合肥高新区这些家门口的大佬们发动起来,一手依托直投基金,一手依托企业风险投资CVC,从而快速形成氛围和声势。”
早从2019年开始,毅达资本内部就启动了评判科技企业的标准——“毅达科技十问”。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徐荣明表示,这对于当下的投资经理要求确实更高了,“不仅是天使轮,包括VC阶段都要求一线投资经理能对于前瞻性的项目前景和产业发展趋势具有判断力。”
等人才这“一昧”真火也齐备,下一步要做的就是专业化的资本服务升级了。徐荣明表示,目前安徽毅达正在提速投后赋能的相关板块建设,从资本赋能、资源赋能到产业链赋能,将资源、服务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传递,打造出了毅达生态圈,高投毅达研究院、毅达 CEO 俱乐部也将相继在今年登陆合肥。